研究院专家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研究领域中美日关系、东亚民族主义、东亚安全
- 介绍
- 文章
- 访谈
- 活动
归泳涛,2005年分别在早稻田大学和北京大学获得国际关系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领域为中美日关系、东亚民族主义、东亚安全等。主要论文有:《中日关系恶化的历史背景与症结所在》,《中国国际战略评论2014》,世界知识出版社2014年;《美国对日本的认知转变与策略调整》,《当代世界》2014年第3期;《东亚民族主义勃兴与中国周边关系的转型》,《国际安全研究》2013年第2期;《东亚共同体:希望还是失望?》,《中国国际战略评论2010》,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赖肖尔与美国对日政策——战后日本历史观中的美国因素》,重庆出版社2008年;「日本のゆくえ―保守主義とは何か」『アジア時報』2007年9、10月(合著);《民族主义与中日韩三国近代的历史观》,《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2期;《开启中日历史认识的对话》,《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4期;《赖肖尔与美国对日本的意识形态外交》,《美国研究》2005年第4期;《日本人的历史观》,《太平洋学报》2005年第3期。
教育背景
1999 年,获得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学位
2005 年,日本早稻田大学国际关系学博士学位,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5年至今,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副教授
教授课程
比较政治制度、民族国家概论、日本问题研究、公共外交、专业英语精读
研究领域
中美日关系、东亚民族主义、东亚安全
研究成果
专著:
《赖肖尔与美国对日政策——战后日本历史观中的美国因素》,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
论文:
中文文章:
归泳涛:《中日关系恶化的历史背景与症结所在》,《中国国际战略评论2014》,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4年。
归泳涛:《美国对日本的认知转变与策略调整》,《当代世界》2014年第3期。
归泳涛:《中日关系恶化原因初探》,《日本学》第十八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年。
归泳涛:《军事制衡中国——安倍新政权的对外政策》,《中国国际战略评论2013》,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年。
归泳涛:《东亚民族主义勃兴与中国周边关系的转型》,《国际安全研究》2013年第2期。
归泳涛:《谁在煽动对抗情绪,谁又能从中得利——中日关系能淡定吗》,《人民论坛》,2012年22期。pdf
归泳涛:《日本的动漫外交——从文化商品到战略资源》,《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pdf
归泳涛:《日本:自卫队重返印度洋的背后》,《中国国际战略评论2008》,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
归泳涛:《修宪问题与日本防卫政策的走向》,《战略纵横:研究报告汇编(2007年度)》,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
归泳涛:《试析日本在人道主义干涉问题上的立场》,《国际政治研究》2008年第1期。pdf
归泳涛:《开启中日历史认识的对话》,《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4期。pdf
归泳涛:《民族主义与中日韩三国近代的历史观》,《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2期。pdf
归泳涛:《议会民主的神话》,《海岸线》(香港),2006年冬季号。
归泳涛:《赖肖尔与美国对日本的意识形态外交》,《美国研究》2005年第4期 pdf
归泳涛:《日本人的历史观——从民族史观的角度看历史认识问题》,《太平洋学报》2005年第3期。pdf
归泳涛:《加拿大政党是如何执政的》,林勋健主编:《西方政党是如何执政的》,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归泳涛:《试析日本贸易政治的决策过程和发展趋向——以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为例》,《国际政治研究》,2001年第4期。pdf
日文文章:
1.「3.11後の日中関係」『獨協大学学報』2012年度、No.29.
2.「中日歴史認識問題の多元性―中国学者の思考と模索」劉傑•川島真編『1945年の歴史認識―「終戦」をめぐる日中対話の試み』東京大学出版会2009年。
3.「日本における新保守主義の台頭と中·米·日関係」宇野重昭·唐燕霞編『転機に立つ日中関係とアメリカ』,国際書院2008年
4. 「なぜ今、ナショナリズムか」『アジア時報』2007年10月号
5. 「ライシャワーのベトナム戦争観と日米関係――日米アジア認識の相克を中心に」,Journal of Graduate School of Asia-Pacific Studies, Waseda University, No.8, Sep. 2004.
英文文章:
1. “Abe’s Push Toward Collective Self-Defense is Alarming,” Global Asia, Vo. 8, No. 4, winter 2013.
2.“Changing Concepts of Security and the Role of NGOs in East Asia”, in Rizal Sukma and James Gannon eds., A Growing Force: Civil Society's Role in Asian Regional Security, Tokyo: Japan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 2013.
3.“China’s Japan Policy – Managing Islands Dispute in a Transitional Era,” in Jung-Ho Bae and Jae H. Ku ed., China’s Domestic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ies and Major Countries’ Strategies toward China, Korea Institute for National Unification, 2012.
4.“Major Powers’ Policies toward North Korea and Implications for Sino-Japanese Relations,” in Niklas Swanström and Ryosei Kokubun eds., Sino-Japanese Relations: Rivals or Partners in Regional Cooperation?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Incorporated, 2012.
5.“The Future of the Korean Peninsula and Major Power Relations in Northeast Asia,” East Asian Review, Vol. 14, 2011.
6."China-Japan-US Relations and Northeast Asia's Evolving Security Architecture," in Gerald Curtis, Ryosei Kokubun and Wang Jisi eds., Getting the Triangle Straight: Managing China-Japan-US Relations, Tokyo: Japan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 2010.
7."A Dialogue of Ideas – Reischauer's Theory of Japanese Modernization and U.S.-Japan Intellectual Relations," Journal of Graduate School of Asia-Pacific Studies, Waseda University, No.7, Mar. 2004.
社会活动
2014年4月19日,由中国社科院日本所中日关系研究中心主办的“日本对华政策调整与中日关系趋势展望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北京大学战略研究院归泳涛老师做主题发言。
(来源:人民网——专家学者开会研讨日本对华政策与展望中日关系趋势 japan.people.com.cn/n/2014/0423/c35467-24931854.html)2013年12月18日,外交部部长助理郑泽光一行到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调研,同国际关系学院和国际战略研究院负责人座谈,归泳涛老师参加座谈。
(来源:外交部确定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为外交部政策研究课题重点合作单位 http://www.sis.pku.edu.cn/cn/News/0000000570/do)2013年9月6日至8日,由日本成蹊大学龟岛庸一校长率领的法学部代表团一行六人来我院访问并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老师举行以“日中新政权的政策读解”为题的学术研讨会。归泳涛老师出席了研讨会。
(来源:成蹊大学法学部代表团来我院学术交流 www.sis.pku.edu.cn/cn/News/0000000515/do)
-
归泳涛:冲绳基地战略价值的变化与美日同盟的转型
关键词:冲绳; 美军基地; 战略价值; 美日同盟; 驻日美军; 海军陆战队; 日美关系;[阅读全文]
时间:2021-04-13 -
第96期 美国对华加大压制的四大趋向 / 赵明昊时间:2020-07-22
-
归泳涛:“灰色地带”之争:美日对华博弈的新态势
近年来,“灰色地带”一词在美日两国政府内部和更广泛的战略研究界日益引起重视和讨论。美国2010年出台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使用了“模糊的灰色地带”(ambiguous gray area)的说法,指既不完全是战争、也不完全是和平的安全挑战。[阅读全文]
时间:2019-11-12 -
归泳涛:中美日的地区影响力竞争
随着中国实力和影响力的迅速上升,中国周边地区的力量对比和国际秩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对地区秩序的塑造能力明显增强,与美、日两个守成大国的竞争不可避免。 总体来看,美国的优势在于其纠集同盟、制定规则的能力。[阅读全文]
时间:2017-04-21 -
归泳涛:TPP的政治学——美日协作的动因与困境
编者按: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归泳涛在《日本学刊》2017年第1期发表《TPP的政治学:美日协作的动因与困境》(全文约2.4万字)。[阅读全文]
时间:2017-03-01 -
第1期 陈宇慧 归泳涛 全球战略形势与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发展规划座谈会综述时间:2013-10-29
-
第77期 归泳涛 第二次安倍政权:中日走向军事竞争?时间:2012-12-24
-
归泳涛:安倍何时访问南京?
《日本经济新闻》5月11日刊发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归泳涛的文章。围绕奥巴马即将对日本广岛进行的访问,归泳涛呼吁,如果说奥巴马可以访问广岛,那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应当访问南京。[阅读全文]
时间:2016-05-25 -
归泳涛副教授就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问题接受《朝日新闻》采访时间:2014-08-29
-
施展:何谓中国时间:2021-04-12 作者:施展
-
王缉思:身份政治在美国
2021年3月26日晚,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举办第48次“北阁论衡”系列讲座。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华美国学会荣誉会长王缉思老师以“身份政治在美国”为题做了讲座。[阅读全文]
时间:2021-03-29 作者:王缉思 -
北京大学—庆应义塾大学学术研讨会
2021年2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和庆应义塾大学SFC研究所日本研究平台共同举办第二次线上学术研讨会。[阅读全文]
时间:2021-02-04 作者:张诚杨 -
许亮:工厂、家庭和资本的边陲——中国企业在非洲的社会经济学考察时间:2020-12-29 作者:许亮
-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召开2020年理事会会议暨国际形势研讨会
2020年12月2日,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召开2020年理事会会议暨国际形势研讨会。原国务委员、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名誉院长戴秉国出席会议,并就国际形势发表了看法。[阅读全文]
时间:2020-12-04 作者:张亦珂 -
归泳涛副院长参加第十六届“北京-东京论坛”
2020年12月1日,研究院副院长归泳涛应邀参加第十六届“北京-东京论坛”的安全分论坛,并同参会中日嘉宾展开讨论。[阅读全文]
时间:2020-12-02 作者:IISS -
南京大学社会科学处来我研究院调研访问
2020年11月26日下午,由南京大学社会科学处副处长姚远带队的一行五人调研团到访研究院。[阅读全文]
时间:2020-11-30 作者:崔志楠
Copyright@2014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案125323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