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4日至15日,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IISS)与欧洲外交委员会(ECFR)共同举办了“中国世纪的全球冲突”研讨会。双方学者及受邀与会的专家分别从中国和欧洲视角出发讨论了国际战略与地区热点问题。
会议开始,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王缉思教授与欧洲外交委员会亚洲与中国项目主任François Godement分别致辞。Godement先生介绍了ECFR的基本情况,并强调了中欧之间智库对话的独特性和重要意义。王缉思教授指出,应该在对话中重新思考世界格局,中欧之间互相参考对方在重要国际问题上的观点,探讨地缘政治在国际事务中的分量。
对话的第一单元“不干涉、全球责任与中国利益”由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于铁军副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逸舟教授、欧洲防务局前局长Nick Witney分别做主题发言。王逸舟教授重申了他在近著《创造性介入:中国外交新取向》中的观点,指出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外交应划分为三个时代,在最新的后邓小平时代,中国开始学习如何不再一味搭便车,十八大之后中国也开始努力参与全球责任的议程。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外交政策并非不介入方针,而是进行了选择性介入。纵观60年的经验,中国确实愿意承担国际责任。Witney先生在发言中重点分析了中国在保护海外利益和地区问题上的表现,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外交上无论是缩还是扩都会引发国际关注,衡量标准也非常复杂。他指出,欧洲和美国的全球视角并不相同,从欧洲的观点来看,中国不仅不是全球议程中的障碍,反而能够越来越多地承担全球责任。
第二单元“东海与南海的海上安全”案例分析中,主题发言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查道炯教授首先提出“什么是地区秩序”的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二战之后的世界秩序是20世纪40年代一系列国际会议与宣言决定的。他简要介绍了钓鱼岛问题的历史,指出从法律上说,钓鱼岛并没有被任何法条或者合约决定明确归属。而日本所谓的“有效控制”在国际法中如何界定还是非常棘手的问题。François Godement先生做另一主题发言,他认为中国的实力很难用统一标准衡量,各个面向会有不同的看法,在衡量军事实力时,不能简单和美国相比,这使得钓鱼岛问题呈现错综复杂的态势。
第三单元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锁劳副教授、ECFR中东与北非项目主任Daniel Levy围绕“叙利亚与伊朗问题上的中欧视角”做主题发言。王锁劳副教授谈到,中国自身也面临许多地方问题,其中也有外部力量的干涉。因此,在叙利亚问题上,中国不愿意看到外部势力的操纵,认为制度变化不应该由外部干涉完成,而应由当地人民自发进行。所以,中国并不是纵容巴沙尔政权,而是站在和平解决争端的立场上主张开展对话。在伊核问题上也同样如此。Levy先生也指出,美国在中东问题上可能并不存在路线图,全世界都在思考美国在中东的各类存在究竟应该是多还是少。但至少在叙利亚问题上,美国阻碍了地方各政治势力达成利益共识。
当晚,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做了“新型大国关系与中国的全球视野”的晚宴主题发言,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袁明教授主持了随后的讨论,与会专家学者与时教授进行了充分的互动,就中国全球外交战略以及中欧关系进行了问答。
次日对话分为两个单元,首先由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关贵海副教授和ECFR泛欧项目主任Vessela Tchernerva共同探讨中欧双方在乌克兰和对俄问题上的立场。关贵海指出,中欧同样重视对俄关系,不愿意出现障碍。鉴于乌克兰问题的解决并非立即可期,俄罗斯和西方的摩擦势必持续。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诉求首先是和平,其次是寻求经济关系的发展。Tchernerva女士在发言中提到,欧洲在与俄罗斯相关的问题上历来反应比较迟缓。普京始终对欧洲心存警惕。俄罗斯和中国的互动,尤其在乌克兰事务方面,是欧洲希望进一步了解的问题。
最后一个单元题为“结语:经验与未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冯仲平与纽约大学国际合作中心研究主任Richard Gowan共同发言。双方提到,中国已经走入新的时代,更多的中国民众参与国内国外事务,十八大之后新一届的中央领导集体也有着新的执政理念和行事风格。中国未来会更广泛地参与全球事务,更自信地使用海外力量和资源——这将是机遇还是挑战?中欧双方还有很多的讨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