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王缉思:中美关系进入新常态

作者:王缉思 发布日期:2017-05-11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

编者按:本文是2017年5月8日下午王缉思院长在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与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智库交流会上的发言,主要围绕“一带一路”和中美合作,原文链接为:http://mp.weixin.qq.com/s/W_Pmn5pZxYe9ucMXtPK8Yw


王缉思,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学术委员


中美关系进入新常态


关于中美关系,我讲几点个人意见。


第一,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常态。这个新常态的主要特征是,中美双方合作与竞争同时增强,国内因素对两国外交影响越来越大。在经贸、全球治理、人文交流领域,中美合作大于竞争和摩擦。在国际安全领域,特别是在亚太地区安全问题,竞争更加突出。双方在经贸、人文、全球治理等领域的合作加深,同两国在亚太地区安全领域的战略竞争性增强,形成了鲜明对照。


第二,在两国国内的舆论背景下,负面因素更显突出。中美战略竞争加强这一趋势所得到的媒体报道和公众关注,大大多于中美关系中积极、正面的消息。宣扬有关对方国家和双边交往的“好事”,可能会冒一定的政治风险。尽管中美政府高层保持着频繁、顺畅的沟通,交往气氛良好,但两国的民间舆论往往“不买账”,不断要求政府更加“强势”。种国内政治背景和舆论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中美合作的实际效益,也加大了达成某些战略谅解的难度。


第三,美国没有把中国视为最大的安全威胁。在许多中国人眼里,美国是最大的安全威胁,没有之一。据此很容易想象美国也已经把中国视为最大的安全威胁。其实,中东动荡、极端势力、暴恐活动、俄罗斯挑战,牵扯了美国对外事务的巨大精力。中国崛起是美国在世界上的几大挑战之一,而且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挑战往往不像美国面临的其他国际危机那样迫在眉睫。我认为,应当恰如其分地评估中国在美国全球战略中所处的现实地位。从长远看,防止美国视中国为最大的战略威胁,应成为中国对美政策的重要目标。


第四,特朗普执政以来,两国关系出现一些新的变化。积极的方面是:特朗普上任才三个多月,习近平主席就已经在佛罗里达州同他进行了气氛友好的深入交流,两人通过多次电话,包括4月12日和24日两次电话交流,沟通对朝鲜半岛问题的看法。习近平说,“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特朗普的表态也十分积极。元首宣布两国元首宣布要建立外交安全对话、全面经济对话、执法及网络安全对话、社会和人文对话等四个高级别对话机制。


不确定的因素,一是特朗普政府经济和社会政策的调整,包括税收、利率、汇率、外贸、移民等等问题,对中美关系都会造成影响。二是特朗普政府中涉及同亚太各国关系的一些重要职位,人选都还在空缺状态。这不仅影响特朗普政府的工作效率,也使人们难以预测其战略动向。作为政策分析家,我们判断美国对华政策的重要依据是美国政府部门和高官的政策声明,而不是领导人三言两语的推特。反观中国方面,政策连续性和确定因素更多一些。三是特朗普政府同国会、军方、舆论界的关系都很微妙,美国政局向哪个方向发展,未知数很多。


第五,朝核问题酿成危机和对抗的可能性增大,但也有缓和的余地。特朗普政府似乎把朝核问题视为更为紧迫的安全问题,加大了向朝鲜施压的力度。但朝鲜做什么才是美国单方面采取军事行动的“红线”,它没有说清楚,也说不清楚。美朝通过某种渠道直接接触的可能性存在,突然爆发武装冲突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我很怀疑,在朝鲜没有做出严重挑衅行为的情况下,特朗普政府的工作重心能够转移到解决朝核问题上。中美两国都有观察家,看到中朝两国媒体开始相互批评,认为中美将会更有效地协调政策,联合对朝鲜施压,中国将切断对朝鲜的粮食和燃料供应等等。我觉得这是不切实际的。我没有看到中国对朝鲜的政策有任何实质性的变化。我对中国官方态度的理解是,美朝两国都应对半岛局势恶化负责,美方的责任更大一些。



(作者王缉思,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学术委员)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

官方微信

手机站

Copyright@2014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