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8
2011年12月8日至10日,由日本东京大学政策选项研究中心主办的“东亚安全与治理的未来”国际研讨会在东京国际文化会馆召开。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理事贾庆国教授、中心副主任朱锋教授、学术委员査道炯教授、王勇教授代表北京大学参会。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康杰、贾子方、孙文竹、吴蓉、叶键懿和源飞辉六位同学作为中心选拔的青年代表参加了会议的青年论坛部分,并作为观察员全程与会。来自北京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日本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韩国高丽大学的近30位知名国际关系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与会学者围绕东亚地区未来安全与治理这一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普遍认为,未来的二十年内,东亚地区需要增强地区安全合作,扩展现有多边安全机制的范围,以应对日趋复杂化的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该地区面临的一个无可回避的议题是中国的崛起,各大国亟需为此建立信任措施。有学者认为,既有的安全困境理论与权力转移理论不足以解释与应对中国崛起带来的地区安全困境,对于当前东亚安全困境的研究,应当加强的方面包括对国内政治因素的分析、对大国实力的准确评估,以及建立集体行动机制的可行性研究等。与会学者还以即将到来的选举年为切入点,讨论了国内政治与对外政策的关系。相较于亚洲学者认为国内政治对对外政策影响较大的传统观点,美国学者强调了国内政治对美国外交政策影响的有限性,特别是总统候选人对外交政策的阐述,与其当选后实施的对外政策往往有所不同。
会议的最后,五校青年代表分别发表了其对东亚未来安全威胁的看法,并提出了可能的应对方案。其主要关注的威胁包括新技术对民族主义的强化、国家彼此间不确定的意图,以及热点地区领导人的更迭等。
此次会议为“五校亚洲安全研究合作项目”第三次研讨会,该项目由普林斯顿大学安-玛丽·斯劳特(Anne-Marie Slaughter)教授和约翰·艾肯伯里教授于2008年发起,并联合北京大学、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韩国高丽大学的国际关系学院共同推动,旨在定期探讨亚太地区局势、多边安全合作、地区机制建设等重大战略性议题,构建跨区域研究网络。此前,普林斯顿大学和北京大学曾分别举行了该项目的预备会议和前两次研讨会。2012年,第四次研讨会将在韩国高丽大学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