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美国前太平洋司令丹尼斯·布莱尔上将来我中心座谈

发布日期:2008-06-13

美国前太平洋司令丹尼斯•布莱尔上将来我中心座谈.jpg

  

    2008年6月11日,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前司令官丹尼斯•布莱尔四星上将应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之邀,来到中心进行参观访问,并于当日下午四点与中心部分学者和博士生进行了座谈。

美国前太平洋司令丹尼斯•布莱尔上将来我中心座谈1.jpg

座谈主要集中在美中两国防务与安全政策人士的相互认知、台海问题、中美关系,以及中国的军备和军队职能等问题。布莱尔上将认为,尽管近些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实力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并没有掌握足够的实力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就目前看来,武力征服台湾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崛起,中国政府有可能会利用它的经济实力强迫台湾作出政治让步。同时,布莱尔上将作为一名美国军人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意图表达了疑虑,认为在美国防务政策界一直有人认为中国崛起和军事力量扩张的目标,是为了能够有一天把美国军事势力赶出亚洲,以便建立中国霸权。布莱尔上将指出,中国正在迅速成长为一个世界性或者全球性的大国,然而,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能够证明一个强大的中国必然与美国对抗。与美军相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实力仍然远远不足。美国在全世界数十个国家部署了数以万计的部队,而中国甚至没有足够的军事能力来保护本国在其他地区的利益,即使是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亚洲地区也是如此。假如亚洲某些地区爆发危机,中国能否有足够能力紧急疏散在当地做生意的本国人仍是值得怀疑的。但是布莱尔上将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军队的功能正在发生变化,同时他也不认为中国对美国来说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竞争对手,就像原来的日本和德国那样。至于中国是否正在韬光养晦,以期在未来获得超越美国的优势,布莱尔上将则称:“让我们拭目以待。”

        朱锋教授认为,中国并没有战略意图把美国从亚洲赶走,或者使之边缘化。中国愿意与美军,以及周边国家进行军事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发展。从短期来说,即使中国拥有航空母舰,也不会对美国造成威胁。中国只有一艘航母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象征性”的。尽管中国内部存在敌视美国的声音,认为美国一贯坚持遏制中国、颠覆中国政权的政策,但是中国并没有出现公开的反美主义,因为中国人民仍然认为美国代表了中国需要学习与合作的重要对象。根据近几年的民意调查,中国人民对美友好的态度在逐年上升。中美日益增强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也会对两国关系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美国前太平洋司令丹尼斯•布莱尔上将来我中心座谈2.jpg

        查道炯教授向布莱尔上将解释了中国的能源与环保政策,提出中美在能源与环境保护领域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间。谈到中国的军备问题,中方有学者认为,中国之所以大幅度提高军事预算,提高军队武器装备,是为了中国军事力量的现代化,但其本质是防御性的,是中国大国进程中防务力量增长的自然过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在此次汶川地震的救灾过程中凸现不足,最突出的就是缺乏足够的直升飞机。在现代社会,爆发战争的危险已经大大降低,军队在一国中承担的角色越来越多样化,例如体现在救灾等民事行动中。美国应该对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采取正面的理解。

        座谈也稍稍涉及了一些西藏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布莱尔上将对该问题表示关切。最后,座谈在愉快地气氛中结束。布莱尔上将表示,这是他第六次来中国,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对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能够提供此次座谈机会表示感谢。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

官方微信

手机站

Copyright@2014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