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1月1日上午,应邀出席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第六届“北阁对话”年会的俄罗斯国际事务理事会主任安德烈·科尔图诺夫,以“即将到来的中美竞争对俄罗斯意味着什么”为题,在北京大学北阁发表了演讲。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于铁军以及北大师生数十人参加了此次演讲。演讲由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关贵海主持。
科尔图诺夫首先回顾了当今世界面临的新问题,比如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情绪不断上升,宗教原教旨主义的威胁,军费开支不断上涨等。他特别强调,中美两国的力量态势正在发生变化,未来,中国可能在经济上超越美国,并在军事上有能力抗衡美国。但是,中国经济增速也可能会放缓,美国也许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并对中国构成长期挑战。
科尔图诺夫还用四个象限预测未来的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走势。这四个象限分别是:倾向于合作的华盛顿共识2.0、中印轴心,倾向于冲突的多极权力平衡、新两极秩序。
在“华盛顿共识2.0”这一象限里,美国将继续保持其霸权地位,朝核问题、南海问题将得到有效管控和处理。问题在于,特朗普政府之后的美国将走向何方?美国的盟友是否会持续对美国保持忠诚?中美之间会有哪些新的合作形式?这些问题有待观察。在“中印轴心”象限中,科尔图诺夫认为大国权力平衡将使国际环境总体愈发有利于中国。中国的经济、军事、政治等实力全面上升。中印关系的走势将十分重要。美国的一些盟国会在经济上愈发依赖中国。在“多极权力平衡”象限里,美国会继续实行离岸制衡策略以确保亚欧大陆上不会出现可以挑战美国的潜在霸权国。在“新两极秩序”象限里,中美矛盾可能进一步加剧,海洋问题或成为矛盾焦点之一,新冷战可能会出现。
科尔图诺夫认为,俄罗斯很难在中美竞争中扮演调解人角色。在中美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中俄可以在地区安全、信息技术、能源、空间技术、反分裂、农业、国际合作机制等领域探索更深层次的合作。此外,对于俄罗斯来说,日益紧密的中欧、中日关系也是机遇。然而,不考虑军事因素的话,俄罗斯国力明显偏弱,中俄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并未有效提振俄罗斯经济实力。中国也未必会把中俄关系的重要性置于中美关系之上。
最后,科尔图诺夫与到场师生就“中印轴心”、中俄空间技术合作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交流与沟通。
编辑:李方琦 摄影:郑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