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大卫·米利班德:如何应对全球难民危机?

作者:李羽睿 发布日期:2018-10-24

2018年10月23日下午,应邀参加北京大学第五届“北阁对话”的英国前外交大臣、国际救援委员会(IRC)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大卫·米利班德先生(David Miliband)在北京大学北阁以“如何应对全球难民危机?”(The global refugee crisis: How should we respond? )为题发表了演讲。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刘海方、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十余名燕京学者等北大师生共4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袁明教授主持。

米利班德先生首先简要介绍了难民的定义、全球难民危机现状以及难民地位的发展历史。他强调,对于难民危机的认识并不能仅限于全球的难民数量与危机规模,而是要理解难民“被迫移居(displacement)”的本质与新特征。首先,近年来,难民群体的流离失所不再是短期的移居,而是一个长期的、回旋的被迫移居过程。其次,超过60%的难民群体并不住在难民营中,而是住在郊区、农村地区,难以直接获得国际援助。同时,绝大多数难民生活在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并且超过半数的流离失所人群为儿童,而其中的多数儿童无法获得基础教育。

接下来,米利班德先生分析了全球难民危机的原因与可能的解决措施。难民问题与一些国家政体在权力分享上的合法性缺失、国际体系的极化、伊斯兰世界的不稳定以及未来可能产生由于气候变化而被迫移居的群体有关。难民问题是成为国际社会需要长期面对的问题,而非短暂危机。面对这一问题,唯一的真正解决方案是政治军事冲突的停止。但是对于国际社会的人道主义援助来说,原有的短期救助与以维持生存为目标的旧有人道主义援助的模式需要被改变。应对当今的难民危机,真正的有效措施是实现新的行为模式:1、资金援助替代物资发放。这种方式更精准、有效,并且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当地人群收入,减少难民与当地人群的冲突,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式还能够减少女性被侵害的可能。2、允许难民就业。国际组织也可与政府合作开发大规模的经济发展项目,扩大就业。3、注重儿童的教育问题与精神健康。4、增加给予最脆弱难民人群在第三国安置的机会。

米利班德先生认为,对难民的国际援助代表了全球公共产品的提供,也是需要被承担的共同责任,难民危机是国际社会需要面临的共同的、长期的、全球性问题。在最后的讨论环节,米利班德先生与在场师生就难民与当地人口关系、国际组织的资金监管、难民问题的政治解决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李羽睿供稿)

编辑:李方琦    摄影:郑培杰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

官方微信

手机站

Copyright@2014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