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林德:日本民族主义是否在崛起?

发布日期:2016-06-14


  2016年5月23日,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举办了新一期北阁论衡,达特茅斯学院政府系珍妮弗·林德副教授做了“日本民族主义是否在崛起?”主题讲座。本期论衡由研究院院长助理归泳涛副教授主持,副院长于铁军教授以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数位教师列席。
  林德教授首先提出,“民族主义”的概念定义非常复杂。目前为止没有较为清晰的定义,而倘若在概念上存在争论,则学理上的进一步讨论不太现实。林德教授基于她与早稻田大学同事合作撰写的日本民族主义研究论文指出,如果需要研究该国民族主义是否有上升势头,则需要在纵向上跟踪较长时间段的情况,也需要在横向上与其他国家作比对。
  林德教授将民族主义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二是过分自信(assertiveness)。在她看来,前者包括的指标主要是:参拜靖国神社的频率以及公众相关看法;认同、爱国主义相关的民意调查;终战日的首相演讲等。后者则包括:防卫方面的制度限制;国防在GDP中的比重;海外军力的投放情况;民众对于使用武力的看法等。
  在上述指标的考量下,如何回答“日本民族主义是否在崛起”这个问题,林德教授分为了三步走:
  首先,日本是否变得更民族主义?答案为否。从研究结果来看,日本不光在纵向时间上变得更世界性(cosmopolitan),也在横向比对中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有包容度的国家之一。

  其次,日本是否变得更自信?答案是肯定的。这可以从其松绑防卫条例限制以及更多将自卫队投放至海外的情势中得出结论;

  最后,相比较其他国家,日本是否更加顽固?从林德教授的合作研究中并没有得出肯定结论。
  有鉴于此,关于日本民族主义及其崛起的相应研究依然有待开拓。林德教授也就此回应了听众关于日本后现代民族主义、领导人与公众之间意见差距、美国在中日关系中的作用、美国国内对相关研究的争议、日本年轻人的政治冷漠、大众媒体的取向与民意塑造等问题。(陈宇慧供稿)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

官方微信

手机站

Copyright@2014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