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3月6日,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举行了第11期“北阁论衡”,邀请加拿大籍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国际关系学教授和美利坚大学国际事务学院国际关系学杰出教授阿米塔·阿查亚(Amitav Acharya)以“美国世界秩序的终结”为题进行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研究院院长助理归泳涛副教授主持。
阿查亚教授首先指出,在特朗普成为美国总统后,世界秩序何去何从的问题成为了国际政治的首要主题。但在特朗普上台以前,自由主义的世界秩序就已经出现了崩溃瓦解的趋势。阿米塔教授借用其著作《美国世界秩序的终结》中的观点表明,以美国军事、经济和意识形态优势为根基并且获得服务于美国权力和宗旨的全球机构支持的战后自由主义世界秩序正在走向终结;但这个秩序的终结并不意味着整个世界的崩溃。
自由主义的世界秩序虽然在战后长期居世界秩序的主导,阿查亚教授认为这种秩序并非是一种全球秩序,原因在于它排斥了多元文明而主要由西方自由主义国家构建。秩序的崩塌就意味着挑战并非来自新兴大国的崛起,而是西方国家内部。无论是特朗普入主白宫还是英国脱欧,都反映了选民对全球化的不公的极大不满;而特朗普方面则是将选民心理利用到了政治选举中。阿查亚教授进一步指出,自由主义秩序的衰落与特朗普上台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但若特朗普实行的“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政策真正落实将会导致自由主义秩序的重创,尤其在自由贸易、国际机构、民主建制及自由主义价值观这四个重要方面上,特朗普可能会加快秩序的衰弱速度。
与此同时,全球化不会逆转,而是会有新一轮的更多由东方而非西方领导的新全球化。阿查亚教授提出了“复合世界”(Multiplex World)的秩序理念,即一个由文化和政治的多元性与经济依存的多个行为体组成的世界。全球治理不再仅依靠昔日大国与大型多边机构,还要靠众多非政府机构、大公司、基金集团等公共及私人机构的参与。他将新兴的体系比作能提供多种剧情(理念)、导演(权力)和活动(领导力)选择的多厅影院。
在讲座的最后,阿查亚教授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现行主流理论的不足,并倡导建立一个更加关注未来全球发展的多元的理论体系。
在问答环节,阿查亚教授还与在座师生就地区性多边组织以及中国等新兴大国的积极作用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黄晓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