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国际社会对于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作用提出期待。有学者对中共十九大报告中的军事、外交、安全等议题进行了分析。
编者按:中共十九大的召开引发了海外智库的广泛关注。在习近平主席的改革蓝图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与更为积极主动的对外政策成为海外智库关注的热点。
编者按:对华研究方面,有学者肯定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呼吁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一道努力,建立合作框架,缓和紧张局势。面对中国崛起,有印度学者将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视为威胁,建议印度与美国保持密切关系的同时,增...
编者按:东南亚国家在中美战略竞争中的地位愈发突出,持此观点的东南亚学者从本土视角出发对中美竞争等相关议题进行了讨论。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多次宣称将发动对华贸易战,有学者认为对华贸易战从根本上说是政治问题...
编者按: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在对华关系上的激烈言论,有学者对中国表现出的态度及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引发了大量讨论,尽管它对一些欧洲国家极具吸引力,但这些国家对中国的意图仍然表示担...
编者按:在东亚地区,网络安全、朝核问题、海上安全等议题仍是海外智库持续关注的焦点。
编者按:部分大国领导人相继更替,如何重塑新形势下的大国关系以减少世界秩序中的冲突与对抗,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焦点。
编者按: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国外学者分别从外交、地缘等视角对其战略设计及其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分析与评估。
编者按:针对一些关于中国增强军事力量可能造成负面影响的质疑,有学者认为不应忽视中国对国际安全与和平做出的贡献,并建议老牌强国与新兴大国在变动的地缘安全环境中共同搭建合作框架,从而缓和新兴力量崛起带来的紧张...
编者按: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国外学者研究该战略的热情逐渐高涨。本期开设“一带一路”专题,集中展示美国、印度、波兰等国学者分别以政治经济学、对印度的影响、成就与挑战为视角研究“一带一路”的最新成果。
编者按:本期有关中国的文章主要涉及“萨德”入韩、欧盟是否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一带一路”等议题。
编者按:本期有关中国的文章基本都涉及经济与金融议题,学者们在肯定亚投行对国际金融体系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亚投行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编者按:本期有关中国的文章基本都涉及中国实力的增长,2016年澳大利亚《国防白皮书》认为虽然中国在全球战略实力上仍无法与美国相提并论,但中国力量的增长及其使用方式将对印太地区的稳定产生重大影响,且该影响将持续至...
针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印度应该为周边国家提供另一种替代性方案似乎正成为其国内的共识。近几年,美日韩三边关系日趋密切,有专家分析未来的三边关系将继续以应对朝鲜核威胁为基础,并致力于维护现有国际秩序和国际规...
有学者认为,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仍是保持经济发展与维护国内稳定,中国与全球体系关系微妙,由此带来的中国的矛盾心态也将得以持续。蔡英文上台可能造成两岸关系趋于紧张,与此相反的观点和论述也会在本期呈现。美国总统初...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
官方微信
手机站
Copyright@2014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