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李洪波:外层空间竞争态势及国际治理规则

发布日期:2021-12-13

2021年12月10日晚,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举办第55期“北阁论衡”系列讲座。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研究员、副总工程师李洪波老师以“外层空间竞争态势及国际治理规则”为题做了讲座。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归泳涛主持。

李洪波老师首先通过列举详实的数据分析对比了中美俄当前的航天能力,指出中国正在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逐渐稳居世界第二。相较而言,美国在太空领域的绝对优势则正在衰减。

围绕着外层空间的国际治理规则,李洪波老师介绍了国际治理规则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架构,指出当前仍然存在一些尚待确定的法律边界问题。冷战结束后,人类空间活动从两极走向多极,出现空间活动逐步可监控、可取证,外空武器化、太空作战力量加速发展,外层空间和网络空间问题相互纠缠等特点。李老师进一步指出,在此情况下,国际规则的谈判进入了新一轮的活跃期:第一、在联合国层面出现了《外空负责任行为新倡议》等新的规则提案;第二,许多非政府组织也参与到了规则重构的博弈中;第三,美国在这一时期利用内部规则推动外部太空规则的制定。

接下来,李洪波老师阐述了中国航天所面临的挑战。李老师指出,拜登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特朗普政府时期激进的航天发展刺激措施,并加快了制定太空规则和规范的步伐。当前美国仍然保持着一定的代际技术领先优势,且从未坐视中国航天的崛起。对此,中国的发展理念是:第一,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变革自冷战时期至今外空长期存在的零和博弈思维;第二,改变强者谋求外空绝对优势、绝对安全的理念,树立共同安全观;第三,以重构外空治理规则为实现外空命运共同体的抓手。

在提问环节,李洪波老师就卫星资源分配、中非航天合作、Space X在美国未来商业航天计划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以及中美在航天领域的技术脱钩对民用或商业航天层面的合作交流产生的影响等问题,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编辑:李方琦    摄影:郑培杰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

官方微信

手机站

Copyright@2014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