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3月21日晚上,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举办第31期“北阁论衡”系列讲座。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勇以“中美贸易战的政治经济学——起因、谈判与影响”为题做讲座。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归泳涛主持。
在提出“作为天然贸易伙伴的中美两国之间为何会发生贸易战?”的问题后,王勇教授首先以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对中美经贸关系进行探讨,强调国际经济和国际政治(权力)关系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介绍了如何从该学科的基本规律和核心议题出发,来判断中美经贸磋商的特点及两国经贸协议谈判的策略。
接下来,王勇教授分析了本次中美贸易战的动因。他认为,美国多年来首次对中国施展这种“关税大棒、层层加码、反反复复”的手段,是单边主义政策的体现,也受美国总统特朗普本人性格特点的影响。此外,大国的竞争关系、中国外交风格的变化等因素的叠加进一步诱发了美国对华发动贸易战的动机。
王勇教授指出,301条款实际上有着“一石三鸟”之预期:美国要求大幅度消减美对华贸易赤字、改善美国在华企业的市场准入待遇,并要求中国改变当前补贴新兴产业的政策。自2018年5月起,中美两国已进行七轮谈判,过程曲折;从公布的第七轮协议文本内容中可看到,双方讨论协议的关键执行机制尚未定案,中国坚持协议约束的双向与公正。王勇教授总结,中美达成经贸协议的可能性很高,经贸关系将继续发挥中美关系“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同时,这份协议将对WTO改革与全球治理体制产生影响。
在最后的讨论环节,王勇教授与在场师生就美日贸易摩擦与当前中美贸易战的比较、中美人文交流现状、美国对华“温和派”立场、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曾楚媛供稿)
编辑:李方琦 摄影:孙艺林